您的位置: 首页 >学校>学校概况>校训三风> 详细内容

校训三风

莫厘中学校训三风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10-11 15:20:20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莫厘中学

校训、校风、教风、学风

释义

【校训】

是指学校提出的对学校全体人员具有规范、警策与导向作用的行动口号,它以凝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体现学校办学的思想,是规范师生行为的准则和行动指南。它往往是学校核心理念的具体写照,能概括出学校的独特气质,文化底蕴和整体价值追求。蕴含师生的道德理想、学术人格和历史责任,是学校教育精神的浓缩。

莫厘校训:

孟子云:“诚者,天地之道也,思诚者,人之道也”, 诚是一切道德的基础,是个人行为的道德底线。诚就是“真诚、真实、坦然、不欺”,诚表现为:以真诚的心示人;不自欺,不欺人;言必行、行必果。勤勤恳恳求知,踏踏实实做人,是人们安身立命之道,也是莫厘师生员工的人格操守精髓所在。

【校风】

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,包括学风、教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学术探索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,它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、育人方针、学术追求和管理特色,是师生员工行动的座右铭。

莫厘校风:好学  明理  创新  致远

好学:

好学,就是指师生要养成一种爱好学习的习惯,以学为乐,以学为荣,把学习当作成长的基础和成才的保证;好学,方能知不足,方能修心养性,方能充实人生,方能确立前进的方向,方能提高生存和生活的能力。

明理

即明白道理,把握真理。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不能仅满足知其然,而要知其所以然,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感悟,去领悟事物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规律,弄清其中的来龙去脉,这样才能曲径通幽,真正把握知识的真谛和真理的内涵。

创新

创立新的思想,提出新的观念,探索新的方法。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、与时俱进是创新的根本要求。只有解放思想,才能勇于面对新问题,敢于迎接新挑战;只有实事求是,我们才能使创新立于科学的基础之上;只有与时俱进,我们才能永葆创新的姿态,并善于进行新创造。

致远:“致远”出自诸葛亮《戒子篇》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 致,达到;远,远大的目标和理想.意在倡导师生员工信念坚定、志存高远、追求卓越、开创未来。 

【教风】

教风就是教师在治学态度、科学研究、教书育人等方面形成的良好的风气。

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、作风和风格;优良的教风如春风春雨,可润泽万物;既养育学子的心灵,又提升其思想境界。

莫厘教风:博学  崇教  爱生  奉献

博学:

博学,既有学问博大精深之意,又有广泛学习,学识渊博之说。博学是对教师学品、学问、学识和实践能力、创新意识的基本要求,是以恭敬严肃、一丝不苟的态度,终身学习、刻苦钻研、积极探索、勇于实践,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。

崇教

要求教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。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,严格执行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的教育纲领法规。一个教师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态度。

爱生

爱,关心、理解、宽容、包涵、耐心、韧性、谅解等都是爱的代名词。爱是教育的前提,爱生是师德的核心,爱生是教师对“爱心”的具体实现。实施我们的教育,首先要关爱学生,才能教育学生。

奉献

就是不期望等价的回报和酬劳,而愿意为他人、为社会或为真理、为正义献出自己的力量。奉献不仅有明确的信念,而且有崇高的行动。奉献精神主要强调的是一种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精神。

【学风】

学风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养成和遵循的风气,它同样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。

莫厘学风:尊师  守纪  善学  自强

尊师

尊师是学生对教师回报的感恩之情首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,学生认真听课,取得良好的成绩,这是对教师最大的尊重。其次要尊重教师的人格,对老师要有礼貌,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,不能当面顶撞老师,要维护老师的形象和尊严。

守纪

即遵守纪律。俗话说:“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。”只有严格遵守纪律,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。

善学

即善于学习,勤于攻读。要达到善学,要完成这几方面的“转变”:从“被动”向“主动”转变,从“盲目随意”向“自学调节”转变,从单纯“吸收储蓄”向“加工整理”转变,从“学会”向“会学”

自强

“自强”二字含义深刻,包 含 着 自 信 、 自 立 、 自 强 不 息 的 奋 斗 精 神 和 刻 苦 、 勤 奋 、向 上 的 要 求 , “自强”是努力向上、奋发进取的精神,是不懈追求自己做人之德与做事之能,并能身体力行的品质。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